最近舉行的“山西·陽泉第二屆劉慈欣故鄉科幻文化活動周”,在文學界與科幻界引起了強烈反響。科幻文化的含金量與軟實力日漸明顯。我市作為劉慈欣的故鄉,向科幻文化要發展潛力,有著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 文化產品看似和經濟沒有直接關系,實際上,仔細琢磨一下,文化對于提升一個地方的經濟水平與社會影響力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比如《讀者》給蘭州市帶來的紅利,《故事會》對于上海的影響,《家庭》和《南方周末》為廣州帶來的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等,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咱陽泉咋就能把科幻文化軟實力變成經濟發展新引擎了呢?咋就能近水樓臺先得月,讓劉慈欣與科幻文學為山城帶來“福利”了呢?愚以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一下。 其一,圍繞劉慈欣生活、學習、工作過的地方,在目前已經初具雛形的劉慈欣展覽館和劉慈欣科幻文學館的基礎上,利用已經停業的娘子關電廠、三礦與一礦熱電廠,打造劉慈欣科幻文學城,專門圍繞科幻主題,開發、展示、銷售與科幻文化相關的科幻旅游、科幻游戲,使陽泉形成“兩館一城”格局的科幻文化旅游項目,滿足國內外“劉粉”對于劉慈欣故鄉的探秘與體驗需求。 其二,圍繞劉慈欣的《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等科幻文學作品,將其中涉及的人物做成機器人,故事做成系列連環雕塑,開發與游客互動相結合的旅游項目,讓游客在現實與科幻的轉換間,學到知識,得到快樂。如此,我們既可以讓游客現場體驗科幻文化的魅力,還可以將這些科幻作品制作成微縮品,讓游客作為紀念品購買。通過科幻宣傳科學,可以有效提高群眾對于科學的關注力,尤其能激發青少年對于科學的興趣與探索精神,對于助推陽泉旅游與陽泉新質生產力后備軍的培養,大有裨益。 其三,民以食為天,游客來到陽泉總是要吃飯的。我們還可以開發具有陽泉基因的科幻文學系列餐飲產品,比如相關酒類、飲料類、菜品類與食品類等產品,助推陽泉科幻文化旅游獨特餐飲業的繁榮,助力陽泉科幻文化的產業鏈條得到延伸,取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陽泉要轉型發展,將科幻文化產業作為著力點之一,是揚長避短之舉,是潛力無限之舉。向科幻文化要發展潛力,咱陽泉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千萬不要讓別人搶了先機。(陋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