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覺得,植物有很多需要我們學習的地方。只是很多時候,行色匆匆的我們,少有發現罷了。
當我還是小學生時,第一次看到薔薇花怒放的情景,就被它無與倫比的美驚住了。雖然彼時只是一晃而過,且并不知曉它的芳名,但薔薇花那獨特而濃烈的美,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待我稍稍長大時,才漸漸明白薔薇花之所以令我刻骨銘心的原因,那就是綺麗的薔薇花以其熾熱的姿態,生動地闡述了“生如夏花之絢爛”。
初夏的薔薇花,很是招搖。那時節,正是群芳消歇而萬綠成帷時。一眼望去,盡是連綿而鋪張的綠意。春花大都凋謝了,大地鮮少明艷動人的色彩。這時,薔薇花開了。一墻一架的薔薇花,“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在高樓林立的圍欄邊,在深淺不一的巷道里,在恬淡安然的籬笆上,它們一片片一簇簇,成為一道道五彩的花的瀑布,宛如姍姍來遲的美人,驚艷而妖嬈,撩撥著路人的眼眸。
匆忙而過的路人,即使不曾駐足而立,單單從薔薇花架下走一遭,也會“香云落衣袂,一月留余香”,香得拂都拂不掉。薔薇花這樣熱烈而濃郁的美,是奪人心魄的,是濃重而熾熱的,簡直要把人的眼睛和心都融化了。內斂而克制的我,喜歡這樣的薔薇花,也曾幻想著成為像薔薇花那樣的人:絢麗地綻放,恣意地釋放芳香,且不吝將美麗展現于路人。
在薔薇綻放的日子里,薔薇花兒落滿徑,“千朵萬朵壓枝低”。徜徉在薔薇花下,仰視薔薇的花海,呼吸薔薇的花香,總會心生恍惚,竟覺得自己也是一朵小小的薔薇花。在炫目的花的海洋里,不管是妖嬈的粉薔薇,還是雅致的黃薔薇,抑或皎潔的白薔薇……都只是組成那磅礴壯美的盛景的一員,而少了某一朵似乎都無足輕重。這時候便覺得,再美麗的一朵花,終究抵不上花簇的重疊來得張揚厚重。是呀,一朵薔薇是單薄的,它沒有玫瑰的雍容,也沒有月季的華貴。但薔薇卻比它們醒目,因為它本就是以群體而存在的花兒。
等到薔薇花終于凋落,滿架的薔薇只剩下層疊的綠色時,花萼脫落凝聚為不起眼的果實。幾經寒暑后,它便又會還你一片花海。只是,從一粒種子到一架薔薇滿園香,它需要時間的積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太過心急的人,很難等到。
看過那么多年薔薇花的美景,我便想當然地以為,薔薇花是不折不扣的夏花,它只在夏季開放,即從初夏逶迤至盛夏。誰知,我錯了,且錯了好多年。
今年9月下旬,我在經常行走的馬路上,竟看到在綠墻似的薔薇架上,幾朵粉色的薔薇花,或大或小或是含苞待放,昂揚地簇成一枝。我懷著疑惑的心情走過去,細細地審視。那的確是一株薔薇,它的枝干是柔細的,它的花朵是單薄而稍顯細碎的,這正是薔薇不同于玫瑰和月季的特征。
在那個剎那,我懵了,眼前的事實顛覆了我一貫的認知。我沿著欄桿細細地看。我在薔薇叢中看到了幾株盛開的月季,它的形態與薔薇有著明顯的區別。月季在此時開放實屬正常,因為月季又被叫作“月月紅”,能從春季開到秋季。而那株在深秋盛開的薔薇,確乎是特立獨行了。也許,夏季的盛放對它而言還不夠。于是,它便想在深秋里做最后的怒放。
此后,我便經常去拜會那株特別的薔薇花,并拍照留念。國慶期間遭遇連綿的瑟瑟秋雨,我便擔憂會綠肥紅瘦無聲凋謝,誰知它不是孱弱的花,竟挨了過去。直到10月中下旬,那枝孤單的薔薇花仍屹立于枝頭,但已是“美人遲暮”。至此,它已綻放了月余,夠久了。不知它為自己的行為積蓄了多久的能量,不知它為此額外承受了怎樣的風雨。是了,格外的行徑,總得付出特別的代價,植物也是。
未來,我仍將關注并仰望那片薔薇,因為我相信它們還會帶給我新奇的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