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閨蜜認識39年了,我們是小學到初中8年的同學,我的生日比她大三天,我們的小名兒一樣,這些對于別人來說微不足道的小緣分是我倆極其珍視的。
她個子高,身材好,穿工裝都能穿出時尚、優雅的風度;我個子矮,不修邊幅。她溫柔內斂、輕言細語,脾氣好性格好;我大大咧咧、風風火火,脾氣像火柴一點就著……盡管我和她有著天壤之別,在別人眼里可能是兩個世界的人,但我倆卻保持著近40年的友誼,吵不散、罵不走的那種。有次我倆大吵,圍觀的同學竟哈哈笑著說:“她倆沒事,從小就這樣?!背尺^之后十多天,閨蜜憋不住打來電話問:“你還生氣了?”
閨蜜是很受同學喜歡的姑娘。說實話,誰能不喜歡她呢,長得好看、聰明上進、體育好、會跳舞、字寫得漂亮、性格溫柔、待人真誠……她的優點數也數不過來。
她是家中獨生女,父母卻從不溺愛,教育得她知書達理,上學時她多次被評為學校的“三好學生”和“五好紅花少年”。我們“70后”中考的時候,城市戶口的孩子有許多考技校,畢業包分配工作。她技校畢業被分配在電力企業,高工資、高福利,人人羨慕。但她不喜歡在工廠上班,她喜歡文藝,著迷當導演,偷偷利用業余時間學文化課,參加成人高考,沒想到真就考上了。拿著錄取通知書,她和父母攤牌,沒想到,父母并不同意她放下好工作去上學。她默默地回到工廠繼續上班,偷偷復習,第二年又參加了一次成人高考,第二次考中的學校比第一次的還要好。也許小城里一個姑娘很難找到那么好的工作,也許父母根本舍不得孩子離自己太遠,總之他們依然不同意。閨蜜放棄了,努力了整整兩年后,看著每日忙于工作的父母,想到家里確實也沒有財力支持她讀書,于是選擇了放棄。不甘、不舍,都有,她看起來溫順,其實內心里有她的倔強。
閨蜜是個把善良刻在骨子里的人,總怕辜負了別人。
把當導演的夢想藏起來后,閨蜜在小城結婚、生女,在工廠和家之間兩點一線,過起了相夫教女的生活。丈夫的工作三班倒,需要足夠的休息,她承擔了幾乎所有家務,以及接送孩子上學、放學。我們八九個同學經常小聚,如果時間安排跟孩子的事兒沖突,她從來不猶豫會選擇陪孩子。周末的時間,她會分配一天在公婆家,一天回去看父母。賢妻良母、好女兒、好兒媳,她貌似漫不經心地把生活里的每一個角色都做到了極致。
認識閨蜜的人,都喜歡和她打交道,她善良厚道,什么都緊著別人先來,跟她在一起久了,不由得被她感染,收斂俗世里那些戾氣,學著溫柔待人。
閨蜜的婆婆癱瘓在床,8年時間,除了上班,閨蜜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公婆家,給婆婆擦洗身子、喂飯喂藥,真比女兒還貼心。那幾年,她基本不參加同學聚會,隔好長時間,需要和我聊聊了,就趁中午約個飯,聽她輕描淡寫吐槽那些我們沒有體會過的辛苦、委屈,一頓午飯的時間過去,看得出她又能輕裝上陣。
今年,閨蜜婆婆去世三年,公公又偏癱在床。丈夫的工作不能太勞累,閨蜜下班后回到公公家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同學小聚自覺地不再叫她,閨蜜的媽媽心疼女兒,有病有事自己解決,盡量不麻煩她。
生活如此不易,閨蜜卻很少抱怨。在我看來這么苦哈哈一地雞毛的生活,閨蜜依舊能每天化淡妝、穿衣依然簡約時尚,讓人看著就舒服,就能聯想到美麗、優雅。這是她的人生態度,即使再苦,也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閨蜜可能很普通,卻默默活成了我們的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