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展覽館領取了“美在陽泉——中共創建第一城”攝影作品展入選證書,流連于展廳里一幅幅參展照片間,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第一座人民城市的歷史脈絡、艱辛歷程,在我的眼前徐徐鋪展開來,在我的腦海漸漸明朗起來……
那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1928年2月11日。
省委“霍州會議”上決定,在陽泉這個產業工人聚集的工礦區成立市委,并任命鄧國棟為陽泉市委書記。
對于肩負的歷史使命,這位年輕的戰士激情滿懷。
就在他躊躇滿志打起行囊,準備開赴陽泉的時刻,祁縣工農暴動時機成熟,當時作為省委委員、中共太原地方執委會委員的鄧國棟,臨危受命緊急組織實施暴動。然而,就在他主持召開中共祁縣縣委會議時,被國民黨祁縣“清黨委員”韓希休告密,不幸被捕,由于長期刑訊折磨,鄧國棟四肢被打殘,氣息奄奄。
“我們以未親眼見到蘇維埃政權在山西實現為憾,盼以革命武裝反對反革命武裝,求得革命徹底勝利……”這是23歲的鄧國棟臨刑前留給同室難友的遺言。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對自己的使命充滿深深遺憾和無限憧憬!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就這樣,僅僅存在了16天的陽泉市委慘遭夭折,如同一顆流星從暗夜劃過,來不及璀璨,來不及耀眼,便墜落在反動派的腥風血雨里。
如果沒有這次意外,這座城市的歷史或將重新改寫。鄧國棟倒下了,他不會知曉,從他被任命為市委書記的那一刻起,我黨創建自己人民城市的征程就此開啟,一場接力長跑鳴槍開步,盡管道路崎嶇,但,使命無悔……
征程漫漫,幾度籌劃醞釀,幾度慘遭擱淺。
鄧國棟犧牲19年后,歷史的機遇再一次選擇了陽泉。
1947年4月,晉察冀野戰軍三個縱隊發起正太戰役,5月2日,陽泉站、平定縣、盂縣相繼解放。5月4日,中共冀晉區黨委、行署決定陽泉建市,成立中共陽泉市委員會和陽泉市人民政府,任命智生元為中共陽泉市委書記兼陽泉市人民政府市長。當時正在壽陽縣指揮戰斗的智生元接到任命后,顧不上擦去臉上的硝煙,馬不停蹄趕到陽泉。至此,中國共產黨在奪取全國勝利之前創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歷經磨難,終于在硝煙尚未散盡的戰場上誕生!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陽泉市歷史》(第一卷)在“中共創建第一城——陽泉”的誕生一章中,濃墨重彩地描繪了這座城市迎來新生的盛景:1947年5月20日,中共陽泉市委、陽泉市人民政府在太上街老君廟隆重召開了5000余人參加的慶祝陽泉解放建市大會,人們高舉橫幅彩旗,敲鑼打鼓,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場面盛大,一片歡騰喜慶之勢。會上,智生元代表陽泉市委、市政府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向社會鄭重宣布陽泉市建市,并聲討了蔣閻破壞和平、發動內戰的罪行,號召全市人民團結起來,克服困難,保衛新陽泉。智生元慷慨激昂的講話激起與會各界人士的強烈共鳴,會場氣氛熱烈,臺上臺下群情激蕩。群眾代表紛紛登上主席臺憤怒控訴蔣閻反動統治的滔天罪行,熱情贊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豐功偉績,表示要跟著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共同建設好自己的家園。
一次次戰斗、犧牲、失敗,一次次浴火、涅槃、前進……
從1928年到1947年,在近20年的烽火硝煙里,形勢瞬息萬變,但創建人民城市的使命始終沒變。從1947年5月2日陽泉解放到5月4日建市,再到開國大典前的兩年多時間里,智生元、任樸齋、程宏毅等四任書記兼市長,王三才、封云甫兩任市長前赴后繼,肩負起建設和經營這座工礦型城市的重任。特別是生于斯長于斯的任樸齋,1947年9月擔任市委書記兼市長,四個月后,根據組織需要不再兼任市長,半年后又改任市委副書記兼副市長。1948年12月,任樸齋重新擔任市委書記,1949年9月再度兼任市長。局勢在變化,崗位在調整,但使命永不移。初心接力,信念如磐!
走出展覽館,憑欄遠眺,“中共創建第一城”大型景觀雕塑,巍然屹立在百年正太鐵路邊,像一面舞動的紅色大旗,又似一桅高揚的風帆,正引領著這座古老而新興的城市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