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古林子是八年前,摶土公社的社友們一起去榆次后溝古村玩。她站在候車的人群中,波波頭,圓圓的臉,戴黑框眼鏡,手里拿著紅豆奶茶,完全看不出有40多歲的樣子,就像成人版櫻桃小丸子,有些可愛。后來知道,她對自己的飲食要求很高,搭配健康、營養均衡,唯有紅豆奶茶是戒不掉的“惡習”,這是從濕潤的南方來到北方小城不斷妥協中的最后倔強。
在后溝古村,古林子更活潑了,看到老院子、老物件,一副走不動的樣子,一處斷墻上的破陶罐、路邊垃圾堆里的殘瓦都如獲至寶。
古林子,廣東梅州人,從小喜歡畫畫,家鄉的山水、客家人的圍屋紛紛走進她的畫作。考上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后,她專攻工筆畫。自此,開啟了她與山西的不解之緣。
大學畢業,古林子留在省城中學任美術老師,后進入省報當美編。27歲那年,她毅然辭職,懷揣300多元抱著僅7個月大的兒子孤身遠赴深圳。在山窮水盡之際,她攬下了廣告燈箱設計業務,后被動漫公司負責人相中去畫動畫,那時候畫動畫得用手一幅一幅地畫,什么理想抱負、藝術追求暫時被擱置,她一門心思要養活自己和兒子。深圳是個神奇的地方,對于充滿才氣不懼困難的古林子來說,到處是金子,除了設計燈箱、畫動漫,她還做創意布藝玩偶,意想不到地受歡迎。
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古林子比任何人都知道其中的艱辛,她憑著自己的聰明智慧、辛苦和汗水讓孩子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還小有積蓄。正是深圳掘得的第一桶金給了她轉變人生的機遇。
生活富足,原本無處安放的藝術之苗漸漸蘇醒、萌芽,她在20世紀末就開始學習陶瓷藝術,并一發不可收拾。2007年,她在一次深圳藝術博覽展會上認識了平定砂器傳承人張宏亮。那時候平定砂器剛剛復興,這是她與平定砂器的初見,關于幼時家鄉陶瓷的記憶突然清晰起來,她莫名喜歡。自那時起,山西平定這座北方小城就成了她魂牽夢繞的地方。投資發展砂器,成為張氏合伙人——當這個意念在心中形成后,她帶著兒子告別舒適的深圳“小資生活”,來到了陽泉,扎根山城一心要做好砂器。從學拉坯、制砂器,到和張宏亮一起規劃平定砂器發展、申請國家級非遺、拓展砂器在省外尤其南方的市場、搞產品研發設計,古林子不遺余力、廢寢忘食。
仿佛為陶瓷、砂器而生,這個客家女子整日奔波就是為了讓平定砂器、陶瓷發揚光大。4年前,古林子又開始接觸陶瓷,潛心新產品研發,創造了一個個驕人業績。過往如云煙,從砂器到陶瓷,古林子手中的作品贏得一項項國家級獎項,成就72項專利、知識產權,在中國陶瓷史上留下平定砂器的記載,成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山西省陶瓷藝術大師……隨著閱歷增加,時間沉淀,她的夢想越來越清晰,創立“大學生返鄉社會實踐基地”,在城區大陽泉村創辦屬于自己的工作室,還有了一座以“一方庭院”命名的小院。工作室成立后,她請來社區銀發老人、大專院校和中小學校學生、村里的婦女,玩泥、摶土,讓陶瓷、砂器走近不同群體;她設計、全手工制作的“五虎臨門”骨質瓷器暗藏“福祿壽喜財”的中國元素并與萌虎結合,獲得全國金獎;各種生肖陶瓷器、布藝抱枕等既富有傳統民俗特色又賦予時尚元素,贏得無數朋友的青睞和訂單。50多歲的古林子,心思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活躍興奮,還是成人版櫻桃小丸子的模樣。
大陽泉古村“一方庭院”的裝修竣工在即,那里將是陶瓷、砂器以及其他藝術形式相互交融的文創基地,執著“人才興村興業”,古林子正網羅以夢為馬的年輕夢想家。她想不出“一方庭院”以后燦爛的樣子,但她懂得,那就是她夢開始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