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火爆的文旅市場、以舊換新的消費品補貼、涵蓋多領域的惠民消費券,極大地點燃了居民的消費熱情,展現出假日經濟的韌性與活力。為了優化消費環境,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我省日前發布了全國首個消費維權服務站建設省級地方標準,以期讓消費者在維權過程中能夠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專業的服務。 消費,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社會民生。2024年被定義為“消費促進年”,促進消費穩定增長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讓消費者沒有后顧之憂。近年來,為創優消費環境,激發消費活力,我省大力推進線下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建設,今年有望在3000多家的基礎上再新增1000家。前不久,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鼓勵社區、商場、景點、平臺企業設立消費維權服務站,促進消費糾紛源頭解決。 長期以來,群眾消費維權通常會撥打12315熱線,雖然渠道暢通,但常常一個簡單的問題需要經過多道流程才能得到解決。消費維權服務站的設立,讓一些簡單的糾紛不出消費場所就能得到快速有效解決,實現了消費維權的“觸手可及”。當下,建設消費維權服務站已成為各地提高消費者維權效能的一項重要工作,運城等地還把建設消費維權服務站納入了民生實事。我省出臺《消費維權服務站建設指南》,可謂正當其時,便于更好地指導消費維權服務站的建設和規范運行。 讓維權“小站點”,解決消費“大煩惱”,需要因地制宜,在精細化上下功夫。比如,對服務站進行科學布局,要確保服務站能覆蓋到商場、超市、社區、景區等消費者密集的生活消費場所,提高維權服務的便利性。要鼓勵服務站創新服務模式,打造多功能服務平臺,集事前消費引導與事后消費維權于一體,同時,增強技術賦能,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維權需求。要堅持常態化監督,避免服務站運行不善而“名存實亡”。要推動消費維權協同共治,讓市場監管部門、企業、經營戶和消費者等通過“小站點”共同參與到消費維權大平臺上來。 今年以來,一系列促消費政策措施出臺,文旅消費、數字消費、健康消費等領域充滿活力。但仍存在不少影響消費體驗、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痛點、難點、堵點,如演唱會“柱子票”、租賃市場“提燈定損”、現制飲品屢現過期食材等。讓消費者放心消費,除了引導經營主體誠信經營外,亟待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構建多方位、多渠道、多層次的矛盾糾紛調解格局。一方面引導更多企業入駐在線消費糾紛調解系統。另一方面建好用好線下消費維權服務站,不斷減少維權環節、降低維權成本,提升解決效率。同時,要發揚基層首創精神,比如,長治市在全省率先啟動消費投訴舉報快速響應工作機制,為消費者提供流程最優、成本最低、時限最短的維權服務,大幅提升了消費者的滿意度。 保護消費者權益就是呵護民生福祉、保護經濟活力、維護公平正義。要多措并舉、多點發力,更好地支持消費者依法維權,讓消費者敢消費、愿消費、樂享高品質消費,進而釋放消費潛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陳力方
|